平埔族群泛稱居住於台灣平原地區之南島語系原住民族群,又稱「平埔番」、「熟番」。當時台南附近平埔族群主要是西拉雅族,大致分佈於新港(新市)、麻豆、蕭壟(佳里)、目加溜灣(灣裡)等四大社,由於近三、四百年來遭漢化的緣故,許多傳統習俗逐漸流失,在外貌、生活、語言上越來越不易與漢人分辨。
公廨是平埔族祭祀與信仰中心,具有社會性與宗教性兩個層面的意涵。西拉雅族的祖靈崇拜留有祀壺的風俗,稱阿立祖祭祀,所謂阿立祖是指西拉雅族的祖靈,無形無體,僅以一壺代表神體,通常供奉在社中公廨,為平埔族特有的「阿立祖」拜壺信仰。
以南科所在地來看,橫跨善化、新市兩地的南科,原是台江內海沿岸西拉雅族新港社人的主要聚落,南邊的永康鹽行、洲仔尾則是舊洲南、洲北場鹽埕主要是漢人聚落,隨著海岸線的改變,鹽場搬家,平埔族被開墾的漢人逼迫遷徙,但還是留下一些蛛絲馬跡,如後來歷史學者廣為引用的「新港文書」,就是當時外國傳教士以羅馬拼音書寫的平埔語聖經,而現大量出土的南科遺址也證實了此地曾有的繁華風景。
台灣平埔族群分布圖